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在福州讀懂中國”——意大利藝術家令和與他的“有福之州”

  東南網(wǎng)4月1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 文/圖)

  今年是令和在福州的第14個年頭了。盡管游歷過北京、上海等中國繁華都市,但福州以其溫潤如玉的特性深深吸引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意大利人。沒有大城市的擁擠喧囂,福州處處綠意盎然,古韻悠悠,城市規(guī)模不大不小,生活節(jié)奏不緊不慢,恰與令和不急不緩的性格相合。令和說:“在福州,我很幸福!

令和熟練地泡工夫茶。
令和熟練地泡工夫茶。

  一壺工夫茶

  令和是個藝術家,工作室所在的福州國柱文化產業(yè)基地現(xiàn)在是全福州最大的舊貨市場,藏著許多老福州的記憶寶藏,同時聚集了不少非遺老手藝人的工作室!霸谶@里我可以和很多藝術家交流,大家的狀態(tài)很放松,而放松的身心是藝術家獲取創(chuàng)作靈感的前提!绷詈驼f,福州讓他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松弛感,給予他足夠的空間去感受、思考和創(chuàng)作,是他心靈的棲息地。

令和在創(chuàng)作中國龍。
令和在創(chuàng)作中國龍。

  每天,令和到工作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上一壺工夫茶,茶器齊全,手法熟練!昂炔枋橇私庵袊赖耐緩街唬ヒ粋國家或地方,就應該多了解當?shù)匚幕!绷詈驼f,在福建,茶是當?shù)刂匾奈幕,它不僅是一種飲品,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待客之道。當他和中國朋友喝茶時,時常有關于中國文化的深度對話。茶為他打開一扇門,看到中國文化的很多特點,比如同理心、和諧等。茶也讓令和想起意大利的葡萄酒文化,可以欣賞其顏色、香氣、風味!暗谱屓伺d奮暈眩,茶卻讓人平靜放松,能更好地與自己及這個世界相處!

  福州國柱文化產業(yè)基地前身是福建國柱混凝土有限公司。前不久,令和就地取材用混凝土、沙子和油漆創(chuàng)作了“山水”系列。作品的靈感來自于《論語·雍也篇》:“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痹谒磥,“緣分”可以通過山水間的聯(lián)系來表達。當他把作品發(fā)到小紅書上后,引來網(wǎng)友的熱烈點評,還有網(wǎng)友建議令和可以讀讀《道德經(jīng)》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章,其中以水為喻,闡述了道家思想中的至高德行。令和仔細閱讀并回復了網(wǎng)友的留言。他覺著,藝術家不必非得往大城市擠,小紅書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他能夠和中國朋友進行深入交流,汲取靈感和建議,并不斷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四本《論語》

  平日創(chuàng)作之余,令和喜歡坐在落地窗前的沙發(fā)上讀讀書。在他的茶幾上,擺放著《論語》《道德經(jīng)》《大學》等經(jīng)典。仔細一看,光是《論語》,他就買了意大利文、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四個版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安煌g本都有各自的好處和缺點,所以我干脆買全了,互相比對著讀!绷詈驼f,他很喜歡儒家提出的“仁”,在他的眼中,“仁”字的一邊是自己,“二”代表世間萬物,以仁愛之心與這個世界共處,是儒家留給世人的寶貴智慧和財富。他還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套圣賢系列作品,目前已經(jīng)完成了孔子和孟子畫像。

  童年時期,令和在意大利曾隨母親看過1986版《西游記》,他從此迷上了七十二變、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來到福州后,他又與孫悟空“重逢”。自宋代起福州就有猴王崇拜,現(xiàn)今仍有近百座以猴王大圣為主神的廟宇。在福州的霞江清泉庵,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福州人最初供奉的是另一位猴仙“丹霞大圣”。后來,隨著《西游記》的影響力提升,人們開始將他與孫悟空的形象融合。令和感到很意外:“因為以前在歐洲,人們重建一個地方往往是為了摧毀過去。但在這里,人們將兩個傳說融合在一起,和諧共存。這真的很酷,也讓我思考中國文化中高度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令和喜歡去霞江清泉庵畫大圣像。畫畫的時候,寺廟里的師傅還給了他一根香蕉,說是代表平安。令和很感動,對他來說,在神明面前吃香蕉是一種特殊的經(jīng)歷,感覺真的“很好很平靜”,并稱這是他吃過的最好吃、最甜的香蕉。因為滿臉的絡腮胡子,令和有時被人喊作“悟空”。對此,他欣然接受:“我與中國很有緣分!”

  幾位師傅

  仿佛冥冥之中就注定了自己會來中國。令和告訴記者,七八歲時,在意大利就有大人教他打麻將,爸爸則學過中國功夫。到了福州,一切都那么熟悉。他重拾舊趣,找爺爺奶奶們一起打麻將,不過自己出牌太慢,實在打不過老人家,甘拜下風。

  至于功夫,他則如愿拜會了福建省非遺保護拳種“香店拳”的代表性傳承人林善泉大師。在小紅書上,令和大力推薦道:“如果你來到福州市晉安區(qū),我邀請你去拜訪這位大師。他的智慧與對人的熱情就像一朵新開的玫瑰花瓣一樣珍貴。”他說:“很多外國人看了李小龍、成龍的電影,以為中國人都很能打。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中國人其實很平和,我在福州從來沒見過人打架,晚上也可以隨便出去逛街散步,特別讓人安心!

  幾年前,令和成為紀錄片《探秘福州》的出鏡嘉賓,拜訪結識了福州許多有意思的人,比如福州市級非遺“鄭興利剪刀”制作技藝第五代傳人鄭力立。他傳承的是一門百年制作技藝,做的是“一把可以用一輩子的剪刀”。采訪結束,鄭力立覺得令和長得像新疆人,于是騎上小電驢拉他去吃了拉面。令和說:“這讓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编嵙α⑦答應下次帶他去吃福州粉干。

  閑暇時,令和常去三坊七巷、上下杭或煙臺山的老厝逛逛,吃小吃,偶爾也聽聽閩劇,自己還專門買了把二胡。令和曾經(jīng)創(chuàng)作過一本詩集。讓他喜出望外的是,在煙臺山,他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法國著名詩人保羅·克羅代爾曾在福州擔任領事,并在這里居住了9年,他住過的小洋樓至今保存完好。在福州,保羅·克羅代爾創(chuàng)作了《中國風物》《認識東方》等膾炙人口的詩作與文章。令和喜歡坐在保羅·克羅代爾的屋前,讀他的詩句。保羅·克羅代爾曾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福州煙臺山是一個“有著玫瑰和蜜的顏色的地方”。這也是令和心中的福州。他為福州拍了不少短視頻放在臉書等社交媒體上推廣。“我很愿意把福州和中國文化介紹給外國友人,并邀請他們一起來到我的‘有福之州’。”令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