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福州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根據周文雍與陳鐵軍的故事寫成的《刑場上的婚禮》,許多人都讀過。福州也有這樣一對革命伴侶,他們就是1927年中共福州地委書記徐琛和婦女部長余哲貞,生命的最后時刻,兩人在雞角弄舉行了悲壯的婚禮。

  近日,這段紅色故事被搬上了福州伬藝劇場。這是福州推出的紅色精品劇目之一,也是文旅部“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chuàng)作計劃重點扶持項目。

6月11日舉行的“永遠跟黨走——福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
6月11日舉行的“永遠跟黨走——福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

  據悉,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創(chuàng)新打造紅色劇目、用心講述紅色故事、推出系列紅色惠民活動,讓紅色韻味“濃起來”,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謳歌百年輝煌

  創(chuàng)作紅色精品劇目

  作為福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打造的精品劇目,紅色閩劇《杜鵑山》23日晚在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fā)展中心進行了復排之后的首場演出,現(xiàn)場掌聲不斷。

  福州市閩劇傳承發(fā)展中心優(yōu)秀青年演員楊帥說:“我們力求一招一式復刻還原這個經典樣板戲。我是懷著崇敬的心情參演的,十幾年前我的父親也參演過這個劇目,作為新一代閩劇人,文化傳承的使命將一直激勵著我踏踏實實地演好戲。”

  《杜鵑山》是福州市推出的紅色精品演出的一個縮影。6月初以來,福州的文藝工作者向市民奉獻了眾多紅色演出。下一步,市文旅局將組織開展福州伬藝《血色雞角弄》演出活動,音樂劇《江山多嬌》、福州曲藝《滴水人家》也將陸續(xù)安排展演。

  通過搭建文化橋梁,福州以紅色劇目的方式,給市民和游客帶來浸入式的感受,讓紅色歷史“活起來”,走到更多人的心里。

  傳承紅色基因

  推出13條紅色旅游線路

  看紅色遺址、走“紅軍路”、聽紅軍故事……最近,福州掀起紅色旅游熱潮。

  長樂區(qū)羅聯(lián)鄉(xiāng)馬厝村舉辦“游擊隊之家”茶話會,用活紅色資源,吸引廣大黨員干部來此重溫紅色歷史;福清一都鎮(zhèn)利用羅漢里閩中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一大隊活動中心和根據地的優(yōu)勢,開展各類紅色主題活動,打造羅漢里紅色文化旅游線路……6月初以來,福州各大紅色景區(qū)人流如織,講好紅色故事成為這些景區(qū)的主旋律。游客們瞻仰革命遺址,追尋紅色記憶,感受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福州市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資源,結合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打造革命文化旅游線路。比如,福清核電站成功入選文旅部推薦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成為“福建發(fā)展·晉江經驗”精品線路首站;倉山區(qū)螺洲鎮(zhèn)吳厝村吳石將軍故事、羅源縣百丈村攻克羅源城故事入選鄉(xiāng)村中的黨史故事編印素材等等。

  此外,福州還推出13條“初心如磐逐夢行”紅色經典旅游線路,為游客假期出行提供參考。

  紅色惠民活動

  精彩不斷

  《唱支山歌給黨聽》《永遠跟黨走》……6月11日晚,由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永遠跟黨走——福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會”在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舉辦。音樂會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通過《日出東方》《唱響春天》《走向復興》三個篇章,喚起觀眾對建黨百年歷程的回憶,抒發(fā)對中國共產黨的敬仰與熱愛之情。

  6月10日至16日,第十四屆福州合唱音樂節(jié)激情唱響,全市優(yōu)秀合唱隊伍和省內外知名合唱團隊共121團次、4000多名合唱演員參與此次盛會。

  眼下,在福州各大景區(qū)、街頭廣場、城市社區(qū),類似的文化惠民活動不斷上演,許多志愿者走上街頭,走進車間,用歌聲、舞蹈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熱愛。

  6月初以來,福州先后推出“初心筑夢 禮贊百年”專場音樂會、在閩優(yōu)秀青年教師學子經典歌曲音樂會等,開展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攝影展征集活動、“黨在我心中”2021年福州市少兒歌手賽等多項主題賽事,并連續(xù)推出了喜娘習俗專場、非遺評話說黨史專場、“學黨史 悟思想 擔使命”閩劇專場等近10場古厝戲臺演出,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福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市民群眾生產生活,滋養(yǎng)精神根脈、點亮小康生活,這就是文化的力量。”(記者 江娟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