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粉底液怎么感覺不是真貨啊……”前不久,林某得知某商貿公司有一批品質上乘且價格僅為市場價五分之一的“好貨”后,便低價向該公司購買了一批知名品牌粉底液。收到貨后,林某覺得粉底液疑似假貨,經品牌專柜和線上鑒定平臺鑒定,確認為假貨。林某想找該公司老板協(xié)商退款,卻無法聯(lián)系上,遂將該公司起訴至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人民法院,要求其退還貨款并支付違約金、鑒定費、郵寄費等費用。
馬尾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的標的物為某知名品牌粉底液,在交易過程中,林某既未對出售方某貿易公司的經營資質、信譽等情況進行必要審查,也未在收貨時對貨品的真?zhèn)、質量等進行初步檢驗,購買價格還遠低于市場正常價格,顯然未盡到作為買受人應有的審慎注意義務,其購買行為顯得較為草率,購買目的也存在疑點。但該批粉底液確系假冒偽劣產品,某貿易公司作為銷售方,理應向林某退還已支付的貨款。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該法所保護的對象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
而在本案中,林某的行為并不符合“為生活消費需要”這一要件,并有知假買假的嫌疑,不在該法所保護的消費者范疇,因此其主張的違約金、鑒定費、郵寄費等費用,法院不予支持。最終,馬尾法院判決某商貿公司向林某退還貨款,并駁回了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馬尾法院、吳良娟)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