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三明消防:淬火續(xù)寫榮光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5日電 “我們要高擎長征精神的火炬,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zhàn)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三明市將樂縣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連續(xù)20年把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搬”到革命舊址遺址,用長征精神建隊育人。

  今年3月,全國首個以消防員命名的鄭忠華消防救援站,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被福建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福建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人人傳承“紅基因”

  三明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fā)地之一,全市3.7萬人參加紅軍,1.12萬人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僅剩76人,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重大貢獻。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軍途徑三明時寫下《如夢令·元旦》,盛贊這片土地“風展紅旗如畫”。

  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把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搬”到革命舊址遺址,用蘇區(qū)精神建隊育人。如今,建寧“反圍剿”紀念館、寧化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等30余個紅色教育資源,成為支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每年開展“唱一支紅軍歌、聽一堂歷史課、讀一本紅軍書、走一段長征路、掃一次烈士墓”已成為指戰(zhàn)員的必修課。每逢新消防員下隊,首先開展的就是“紅色接風課”,每逢老消防員退出,最后寄語的就是“紅色送行信”,走紅軍路、體紅軍情、悟紅軍魂,在潛移默化中筑牢指戰(zhàn)員的“紅色基因”。

  將紅色基因融入工作,謝曉暉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拔也幌胂M榮譽,我還能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今年8月,獲評“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的謝曉暉說。

  謝曉暉口中說的 “有意義的事”就是消防志愿服務。為保護戰(zhàn)友在一場大火中嚴重燒傷的謝曉暉,組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謝曉暉消防宣傳服務隊”及11支分隊,至今已發(fā)展超過300名志愿者,累計入戶宣傳2萬余次,培訓人數10萬余人。他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全國好人”等10余項榮譽。

  個個爭當“多面手”

  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始終聚焦“戰(zhàn)斗力”這個根本標準,深化實戰(zhàn)化、基地化、模擬化訓練,全力練就應急救援“硬功夫”。

  沙縣現代化實戰(zhàn)消防綜合訓練基地總體規(guī)劃面積6135畝,規(guī)劃建設涵蓋地震、臺風、水、火、化危、交通”28類常見災種救援訓練基地。

圖為三明支隊在CFBT訓練中心開展?jié)L燃處置訓練。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圖為三明支隊在CFBT訓練中心開展?jié)L燃處置訓練。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一群人、一條心,一直堅持走下去”,走到沙縣現代化實戰(zhàn)消防綜合訓練基地,遠遠望去就可以看到一句醒目的標語。這是特勤站政治指導員呂志龍帶領的“火麒麟”團隊的座右銘。他們憑借著這股“摸石頭過河”的精神,建成了國內規(guī)模較大、場景功能最全、國內資質首創(chuàng)的室內煙火特性訓練基地(簡稱:CFBT,下同)。填補了國內CFBT理論研究空白,比利時、西班牙、匈牙利、泰國、羅馬尼亞、韓國、波蘭、阿曼等國際消防同仁紛紛慕名而來駐訓交流。目前,已有中國香港、臺灣、上海、廣東等28省市消防救援隊伍近萬人到基地開展調研交流、教學培訓。

  “不打勝仗,養(yǎng)咱干啥?”這是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zhàn)訓練科副科長、也是“水麒麟”團隊帶頭人曾發(fā)財時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他和他的團隊敢為人先、主動謀變,在不到半年時間,自主設計了首座“單組泵雙流道”內河急流水域救援訓練基地。

  “空中芭蕾”是尤溪沈城消防救援站站長謝宗庭在籌備繩索救援訓練基地的形象比喻。今年6月26日至30日,福建省應急廳與三明市政府在該基地聯合舉辦闖•世界繩索救援技術交流賽,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泰國等21支國內外救援隊伍同臺競技,作為專業(yè)的賽事參與關注人數達300余萬人。謝宗庭從小酷愛繩索,在繩索救援領域也是佼佼者。

  時時守衛(wèi)“紅土地”

  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三明列入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41處,紅色文化遺址119處167個點,中央紅軍村25個。守護這片紅色熱土的消防安全,是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的職責和使命。

  “縣域防火力量和鄉(xiāng)鎮(zhèn)滅火力量需要充實加強。” 2022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張林順提交了提升基層消防治理能力的議案,并力推在三明試點的鄉(xiāng)鎮(zhèn)消防所,希望以此增強基層消防力量。

  張林順常常念叨的“鄉(xiāng)鎮(zhèn)消防所”是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近年來探索實踐基層消防治理的創(chuàng)新做法。2021年,三明全域建立141個鄉(xiāng)鎮(zhèn)消防所,所長由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分管領導兼任,成員由消防專(兼)職人員擔任,目前全市11個縣(市、區(qū))明確從事消防執(zhí)法改革消防救援崗位人員489人,他們就像基層“千根線”一樣深入千家萬戶開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排查整改火災隱患、參與一線滅火救援。

  2020至2023年全市“小火亡人”年均數對比前五年平均數大幅下降63.4%,21.9%的火災在消防救援力量到達前已有效控制。

  消防救援機構下屬的事業(yè)編制基層消防治理服務中心是該支隊解決基層末端力量不足、破解基層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又一探索實踐。三明消防整合執(zhí)勤消防站、鄉(xiāng)鎮(zhèn)消防所、治理服務中心工作職責,形成“一站一所一中心”融合機制,深度構建機制完善、上下聯動的基層消防治理體系。

  三明消防救援隊伍始終牢記訓詞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義無反顧的書寫“最美逆行者”的壯美詩篇,用“火焰藍”的希望之光照亮天地、溫暖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