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臺風“組團”來福建 專家提醒警惕強降雨“超長待機”

  中新網福州9月4日電 (記者 龍敏)4日,今年第11號臺風“?币迫肱_灣海峽后繼續(xù)西行。福建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閩江科學傳播學者高珊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臺風靠近,“?苯o福建帶來的風雨影響會逐漸明顯,總體上影響福建的臺風暴雨呈現(xiàn)出強度強、時間長、范圍廣、累計雨量大、致災風險高等特點,需重點關注。

  高珊認為,登陸前后臺風暴雨主要來源于本體暴雨、螺旋云帶降水和北側東風急流與地形相互作用下的外圍暴雨;而登陸后,“?痹趶V東省內西行中,西南季風涌水汽輸送,使得環(huán)流結構維持不消,環(huán)流東側東南風和偏東風氣流輻合,福建南部將出現(xiàn)持續(xù)暴雨。

  雖然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逐漸遠離,但“?庇謱硪u。今年7月底,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在福建晉江沿海登陸,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福建的第二強臺風。因此,不少網友調侃近期臺風“組團”而來,“一風未平、一風又起”;專家亦提醒,警惕強降雨“超長待機”。

  針對“?睆姸群徒Y構的變化,高珊稱,目前臺風“海葵”的強度是強熱帶風暴,未來可能保持這種強度繼續(xù)往向西偏北方向移動。主要原因是高空輻散和低層輻合等條件不利于臺風“海葵”強度增強,越靠近福建沿海海溫條件越不利,因此臨近還存在強度減弱為熱帶風暴的可能性。

  “?苯Y構形態(tài)變化是很多樣的,剛進入臺灣海峽時,其整個環(huán)流受到臺灣中央山脈地形的影響,臺風眼明顯變大,結構也變得很松散,降水集中在臺風的南側,不對稱的結構非常明顯,所以使得福建白天沒有出現(xiàn)明顯降雨。現(xiàn)在從雷達回波云圖可以看到,臺風“?杯h(huán)流結構又變得比之前清晰,結構在慢慢重組,南部沿海開始出現(xiàn)較明顯降水。

  從“海葵”路徑發(fā)展來看,移速緩慢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高珊表示,“?币扑倨鋵嵤菚r快時慢的,平均速度大概每小時10公里。造成它移速緩慢的原因主要是多方因子綜合下的引導氣流弱,再加上受到臺灣地形的影響,出現(xiàn)回旋或擺動等現(xiàn)象,因此速度比較慢;而后期隨著結構重組,地形影響減弱,移速會稍微加快。但總體上,向西偏北移動的路徑還是相對穩(wěn)定的。

  “?睂φ闹莸鹊氐挠绊懸衙黠@。據漳州市氣象臺臺長洪曉湘介紹,目前該市已經出現(xiàn)大雨到暴雨天氣,局部有大暴雨。隨著臺風向西移動,龍巖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倪悅表示,5日到6日龍巖市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的過程。

  福建省氣象宣傳科普教育中心高級工程師楊佑保針對雨量進行科普,特別對降雨量50毫米的概念運用類比生動解答。他表示,福州面積約12000平方公里,下1毫米的雨相當于下了約1200萬噸的水,接近一個杭州西湖的蓄水量、約200個福州西湖的水量。50毫米的降水約為43個杭州西湖的蓄水量、1萬個福州西湖的蓄水量。

  楊佑保說,暴雨由于雨量大,易引起城鄉(xiāng)積澇、洪水泛濫、山洪爆發(fā),還容易引發(fā)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給工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威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