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5月27日電(黃志杰) 我們生活在基層一線,
我們沒有班長骨干和通信員有專門的崗位,
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森林消防員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5/27/f9e0e59f0148401a8491c359c218f763.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5/27/d05afa20fbf349bb841f7138b6e59e74.jpg)
同時是單位建設發(fā)展的“光影記錄者”—新聞報道員。
我們很少出現(xiàn)在新聞的鏡頭里。
談起我們,你的印象是什么?
下面,讓我們打開信封傾聽“記錄者”心聲。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757.jpg)
大到任何救援現(xiàn)場小到偏僻的犄角旮旯
都有你們的身影,
你們思想和行動總是跑在第最前面。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811.jpg)
一篇好文章、一張好照片、一段精美視頻
背后都離不開你們的辛勤付出。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833.jpg)
你們白天奔波報道,晚上伏案出稿,
只為記錄下單位建設發(fā)展的感人故事,
你們是普通救援人員的其中一員,
卻用不同的方式彰顯忠誠。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849.jpg)
作為這個隊伍的“喉舌”,
你們或許沒有很好的文字功底,
也沒有參加過任何專業(yè)系統(tǒng)的培訓,
但你們憑借“趕鴨子上架”的韌勁,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903.jpg)
本著對新聞宣傳工作的熱愛,
本著對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922.jpg)
周末課余時間總能見到你們兢兢業(yè)業(yè)的身影,
經過你們不懈地努力,
隊伍的精彩故事都能被描繪的栩栩如生。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940.jpg)
是你們用“長槍短炮”記錄著每一次的感動,
你們用冰冷的鏡頭筆觸,內化成溫暖的力量。
![](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0527/U969P4DT20220527180953.jpg)
隊伍在哪里,他們手中的鏡頭就對準哪里,
盡管辛苦,卻依舊滿懷熱情;
他們手拿相機,卻始終不忘初心,
相信只要努力,
就能講好消防故事,傳好消防聲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