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地處福建省中部,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56萬多公里,居全省各設區(qū)市之首。三明山多公路隧道多,全市有共33座,隧道總長30770.3米,其中特長隧道2座,長隧道12座,中隧道9座,短隧道10座。普通國省道隧道21座,快速通道隧道12座。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6/10/24e9781128344bfea693a2f6a8557eb6.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6/10/f4794335637a4d609d58f6c5d680eada.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6/10/d3c460bbadba4cfa95db63d29b0374f2.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6/10/baae2bc527ca49a184582c4b6a16fbe6.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06/10/9640ba3545d44ffdb9ae59aad09b7d74.jpg)
6月7日,“八閩安全發(fā)展行”新聞采訪團在三明交警支隊了解到,近年來,該支隊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深度調查,發(fā)現(xiàn)隧道內燈光照明不足,排風效果不明顯,視線誘導設施不足等安全隱患問題。對此,該支隊充分應用新型材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積極探索建立“三升三全一機制”隧道治理安全模型,全面推動隧道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三升,提升隧道通行條件
一是應用墻面涂料新技術。實施“瓷化涂料墻”的隧道照明度提升率約在10%至20%之間,大大提高駕駛員行車視線的距離;側壁反射率達到0.8以上,隧道洞內、外光線差減小了,較大減輕視覺適應,大大提升駕駛員行車視覺效果。
二是應用智能自動化新設備。對隧道照明、通風等機電設施的升級改造,增加照明和通風設備,安裝自動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根據隧道內粉塵、風向和照明情況,實現(xiàn)自動化監(jiān)測及遠程控制,自動啟停射流風機和照明時序閘,保持隧道內的清潔度、能見度和照明度。
三是應用交通誘導警示設施。增設LED顯示屏和LED指示燈,增設減速標線,增設凸起反光標、輪廓標和輪廓帶,增設車道邊界線,增加或更換隧道相關標志,重新施劃標線,確保隧道輪廓清晰、車道醒目,給駕駛員提供清晰明亮的道路行車環(huán)境。
三全,健全安全防控體系
一是建設隧道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不間斷的車輛變道抓拍系統(tǒng)、視頻巡查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交通測速卡口系統(tǒng),確保隧道全程視頻監(jiān)控無死角、全覆蓋。加強對隧道超速、超車、變道、掉頭、壓線行駛和接撥打電話及未系安全帶等妨礙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監(jiān)管,提升隧道交通安全防控能力。
二是建設隧道應急預警體系。充分利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交通測速和車輛變道抓拍系統(tǒng),依托公安工作平臺,對隧道過往車輛通行異常自動分析及發(fā)送預警信息,如違停、交通事故等,做好隧道內24h通行情況的實時監(jiān)控及預警,確保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置隧道內的故障違停、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突發(fā)事件。
三是建設隧道消防安全防范體系。增設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滅火器、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等,為有效地撲救火災和人員疏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從而減少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機制,建立“警路聯(lián)合”工作機制。
與公路養(yǎng)護部門建立隧道安全管理模式,實行每月對隧道聯(lián)勤聯(lián)動聯(lián)治進行相互考評制度,每季度1次聯(lián)席會制度,建立隧道維護與保養(yǎng)制度,每年不少于4次對隧道的燈光進行檢測,每日不少于4次對隧道的土建結構、機電設施等的養(yǎng)護進行巡查,每周至少3次路面清潔維護,每周不少于1次高壓水車全面清洗和保養(yǎng)維護,保證隧道舒適、明亮、安全正常的通行環(huán)境。
通過“三升三全一機制”隧道治理安全模型應用,全市隧道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交通事故下降顯著,交通違法明顯減少,大大提升隧道交通安全防控能力。
2020年6月,三元石馬岬隧道(長2539米)隱患整治后,未發(fā)生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下降至1起。沙縣焦坑嶺隧道(長3615米)隱患整治后,未發(fā)生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下降至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