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廈門開啟“綠色通道” 助力福建水產品熱銷海外

  23日,經廈門海關檢疫合格,廈門原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批重494.32千克的小龍蝦、海蟶等鮮活貨物順利搭乘空運航班出口。

  廈門原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業(yè)務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此次出口的小龍蝦、海蟶等貨物于5月21日剛從外地運抵廈門,而企業(yè)預定的航班迫在眉睫。為了幫扶企業(yè)順利出口,廈門海關第一時間開啟“綠色通道”,安排專人指導企業(yè)做好查驗前準備工作,并上門開展出口前檢驗檢疫,將原來2至3天的報關準備周期壓縮到1天以內。

現場驗放鮮活水產品(廈門海關供圖)
現場驗放鮮活水產品(廈門海關供圖)

  隨著福建省海洋經濟的大力發(fā)展,對蝦、鮑魚、魚罐頭等水產品已逐漸成為一張張出口貿易的亮麗名片。為支持水產品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廈門海關及時跟進海外市場食品安全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動態(tài),引導企業(yè)妥善應對歐盟證書換版、日韓水產法規(guī)修訂等事宜,同時科學落實“一企一策”監(jiān)管要求,指導企業(yè)做好自檢自控,幫助轄區(qū)220家出口水產品企業(y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精準發(fā)力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多虧了海關精準又專業(yè)的支持,讓我們及時了解目標市場的最新要求,拓展國際市場底氣更足了!” 福建萬行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邱盛源對海關的幫扶贊不絕口。

  與此同時,針對進境遠洋漁獲已成為出口水產品重要原料的實際情況,廈門海關對遠洋漁獲開辟“綠色通道”,實施“提前申報、船邊驗放”模式,構建出口水產品企業(yè)原料供應便捷通道,促進水產品加工企業(yè)擴大出口,初步形成了進出口互相促進的“雙循環(huán)”發(fā)展新格局。1-4月,廈門海關共監(jiān)管出口水產品122.3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罐頭、干制、糜制、調味等深加工產品出口額占比達2/3。

  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不少出口水產品企業(yè)面臨較大困難。該關將通過“關企直通車”、 12360海關服務熱線等形式,及時收集企業(yè)“愁難急盼”問題,并根據企業(yè)出口產品、工藝、目的市場的特點“因企施策”,紓困解難,幫助企業(yè)不斷拓展海外市場。(記者 盧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