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福建客家古村落上演傳承800余年南宋“游燈籠” 千盞燈籠耀古村


  1月30日,正月初二晚,在中國傳統(tǒng)村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福建省連城縣莒溪鎮(zhèn)璧洲村,傳承800余年的客家民俗“游燈籠”熱烈開場,村民們以傳統(tǒng)的龍燈巡游來祈豐年、賀新春。

  夜幕降臨,只見一條巨龍蜿蜒而來,龍身由花團錦簇的燈籠組成,龍頭威武,龍須隨風(fēng)輕擺。巡游途經(jīng)文昌閣、天后宮、永隆橋,永興廟等古建筑,隊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放松香、喜炮齊鳴,場面熱鬧之極。

  璧洲燈籠獨具特色,采用純手工萬字眉,八角燈籠,內(nèi)外兩層,上下三層,左右兩側(cè)各一花盆,一板燈籠多達20多盞燈。一根根蠟燭把燈籠映得晶瑩剔透,五光十色,放眼望去,美不勝收。

  璧洲南宋燈籠歷史悠久,是從南宋戶部尚書“吳十六郎公”南遷到璧洲開基后,一直傳承下來的民俗活動,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完整保留著南宋時期制造燈籠的精湛技藝,被譽為“南宋燈籠活化石,客家文化的桃花源”! (記者 吳晟煒 視頻來源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