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間:是什么吸引了你?

  東南網11月26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陳黎慰 實習生 孫予琦 文/圖)

  核心提示

  一座人文氣息濃郁的城市,總有多個開放的文化空間,供公眾日常聚會、交流,參與和體驗文化活動。

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內景
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內景

  我省日前公布的30個“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間”名單中,有博物館也有圖書館,有藝術館也有音樂廳,有書店也有出版機構,或如福州市美術館(黃培松故居)、郎官第杭川書屋那般融入人文景觀之中,或似龍?zhí)洞?7樹藝術空間、海邊書·咖啡詩空間那般與自然景觀合二為一,或若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那般隱于坊巷,或像九日臺音樂廳、清新書苑·晉安區(qū)文化生活館那般藏于山林,或古色古香,或清新自然,彰顯獨特之美。

  在加速現(xiàn)代化和數(shù)字化的進程中,公眾需要什么樣的公共文化空間?公共文化空間又是如何通過“自我更新”來實現(xiàn)“自我生長”?近日,記者走訪了福州幾家“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間”,一探究竟。

  獨特之美

  11月17日,周日,位于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qū)的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迎來了一撥又一撥訪客。市民陳女士和她的女兒也在其中。

郎官第杭川書屋內景
郎官第杭川書屋內景

  “每周日,我和我女兒都會出門逛逛看看不同的展館!标惻扛嬖V記者,“這里很精致,小而美,不但融入周邊大環(huán)境,還融入大眾日常生活。”

  漫步上下杭,目光所及皆是頗具年代感的古厝老宅,街上有厝,厝中有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是隸屬于福州市文化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公益性非遺展示場所,所在地恰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羅氏綢緞莊這一古厝。

鼓嶺大夢書屋已是鼓嶺度假區(qū)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鼓嶺大夢書屋已是鼓嶺度假區(qū)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秋風吹拂下,陽光透過街邊樹的枝杈,在石板上留下飄逸的光影。光影落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這塊黑色牌匾上,13個金色大字在光影中熠熠生輝。藏于青磚高墻之后的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完整保留了這棟始建于清末、興盛于民國的古厝原貌。

  展館內設有展示區(qū)、表演區(qū)、互動區(qū)、體驗區(qū)等多個“小而美”功能區(qū),將中華傳統(tǒng)民俗中的“五!备拍钬灤┢渲,并結合各種多媒體新技術,生動且有趣味地向公眾講述福州非遺。

  在逛展的過程中,陳女士不僅通過二維碼講解服務,對她感興趣的作品作了進一步的了解,還參與到由數(shù)字魔墻、玻璃互動屏、AR體感、全息投影、沙畫滑軌互動屏等構成的數(shù)字空間中,借由高科技將散落在腦海中的非遺知識重拾了起來。

  “融入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qū)的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顯得更開放,不但可以隨進隨出,而且古厝還兼具室內和戶外空間,讓我多了幾分自在,少了幾分拘謹!标惻空f。

  作為“90后”,古厝對陳女士而言不僅不陌生,還承載著她的鄉(xiāng)土記憶。她坦言:“置身于古厝之中,記憶中故鄉(xiāng)的樣子逐漸在腦海中浮現(xiàn),那一瞬間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段無拘無束的時光,腳步也輕快了起來。兒時在鄉(xiāng)土課上習得的知識也隨之被喚醒!北疽馐峭ㄟ^逛展,讓女兒“玩中學”,對鄉(xiāng)土文化產生興趣,結果,她也在短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了自己關于鄉(xiāng)土敘事的新記憶。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不僅是本地市民“遛娃”、休閑的好去處,還是外地游客享受旅游時光、快速了解當?shù)仫L俗人情的絕佳場所。

  國慶假期的第二天,從深圳來福州游玩的婁女士和她的朋友就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待了整整一個下午。走遍展館里的各個功能區(qū)以后,她們還在非遺傳承人的引導下,體驗了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研學活動項目。盡管最后尚未完成作品,但她已從中收獲不少。

  “一邊聽非遺傳承人介紹,一邊親手體驗非遺,不知不覺間,福州脫胎漆器在我的腦海中逐漸變得立體。參觀過許多博物館,但這一次的體驗挺不一樣的!眾渑扛嬖V記者,這是她第一次在展館里參與研學活動,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自2021年1月1日正式開放以來,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放時長已達1萬多個小時(含夜間延時開放),接待訪客人次超過120萬!备V菔形幕^副館長管日認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間不僅要有精美的設計、舒適的環(huán)境,更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大眾對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日趨多元化以及對公共文化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公共文化新空間,在人們看來,更顯獨特,因而也更具吸引力。

  公益之用

  11月10日下午2點半,“愛家玩學”第7期活動在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正式開始。本期活動內容是“走近世界史——閱讀、沉思與想象”劇本推理游戲;顒娱_始后,在主講人的帶領下,家長和孩子們圍成一桌,共讀一本書,通過閱讀、思考、想象,孩子們不僅提升了觀察力與思考力,還度過了一段幸福溫馨的親子共讀時光。

  擔任本期活動主講人的是“90后”歐嘉翔,他是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的工作人員。

  據(jù)歐嘉翔介紹,“愛家玩學”系列活動是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閱讀體驗中心面向公眾開展的日常公益性活動,該系列活動圍繞“愛”與“陪伴”,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鼓勵家庭成員共同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截至目前,該活動已舉辦7期。

  “最初,我們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對活動究竟能辦成什么樣,其實心里也沒有底。我只是告訴自己,哪怕只有一位讀者參與,我也要堅持講完、講好。出乎意料的是,公眾參與度這么高,親子契合度這么好!睔W嘉翔說。不難看出,“愛家玩學”系列活動傾注了他的滿腔熱血。

  秉承商務印書館“昌明教育 開啟民智”宗旨的“愛家玩學”系列活動,只是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這一公共文化新空間面向公眾開啟的一扇窗。

  “作為國企單位,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在努力拓寬自身生存空間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公眾提供‘福州濱海大講堂’‘福州名人與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史跡展’‘文津閣版《四庫全書》展’等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隨著大眾對文化品質與服務品質要求的提升,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訪客的反饋,比如,‘我的孩子喜歡傳統(tǒng)文化,是否有這類活動’等。于是,我們推出了大家喜愛的非遺、茶文化、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等傳統(tǒng)活動。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平日較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于是,我們在非工作日開設公益性親子類文化活動,如‘愛家玩學’系列活動、親子手作類活動、繪本分享活動等,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陪伴孩子成長!鄙虅沼^福州分館閱讀體驗中心主任游斌告訴記者。

  據(jù)游斌介紹,經過三年多對“圖書+”的不斷探索,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根據(jù)訪客需求,拓展了自身功能,積極打造集全民閱讀、圖書文創(chuàng)、研學教育、數(shù)字出版物、文化旅游等產品形態(tài)為一體的交流平臺,同時也打破出版機構空間的局限性,成為一個由閱讀體驗中心、“福州名人與商務印書館史跡展”、“文津閣版《四庫全書》展”等建構而成的復合型公共文化空間。

  談到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的空間特色,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工作人員林娟表達了她的個人見解,她說:“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是公共的,也是個人的;是本地的,也是世界的!

  “作為商務印書館的分館,我們不但植根于商務印書館悠久且深厚的創(chuàng)業(yè)史,而且不斷系緊商務印書館與福州的精神紐帶。嚴復、林紓、冰心、高夢旦、鄭振鐸……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有的是我們的作者,有的是我們的員工。同為‘商務人’,同為‘福州人’,為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讀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我們的宗旨始終是‘昌明教育 開啟民智’這8個字!边@位“商務人”自豪地說。

  在“愛家玩學”活動舉辦日,記者看到,全館上下隨處可見自在愜意的訪客。他們或在水吧附近用餐,或在階梯大講堂上閱讀,或沉浸于商務印書館史跡展。在館址區(qū)位并不具優(yōu)勢的情況下,這座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場館將自身打造成了一個完全向大眾敞開懷抱的公共文化新空間,供訪客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地下停車場停車免費,逛展免費,看書免費,參與公益性文化活動免費……這一系列“免費”的背后,是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這一“大眾閱讀+文化空間,一個有溫度和深度的交流休憩之所”所盡的公益之用。

  慢活之地

  山中有厝,厝中有店,店中有館。這是坐落于福州鼓嶺度假區(qū)宜夏村梁厝1號的鼓嶺大夢書屋的特色所在。

  作為福州市海拔最高的書店,鼓嶺大夢書屋還有另一重身份,即福州市圖書館鼓嶺分館,又名“‘邂逅·榕圖’大夢閱讀驛站”,其標識掛在鼓嶺大夢書屋二層的入口處。來自福州市圖書館的2000冊藏書也集中擺放于標識附近區(qū)域。此外,二層還擁有一臺圖書館自助借還書機,福州市圖書館的館藏圖書可以在這里實現(xiàn)通借通還。

  “邂逅·榕圖”大夢閱讀驛站,由福州市圖書館和大夢書屋共同打造,于2021年12月正式設立,目前已是鼓嶺度假區(qū)的“網紅打卡點”之一!白鳛楦V菔袌D書館現(xiàn)有的9個分館之一,鼓嶺分館是福州市圖書館探索‘圖書館+書店+景區(qū)’的具體實踐!备V菔袌D書館街區(qū)服務部負責人說。

  一名到訪此處的網友用“山間書屋,霧里讀書”8個字形容其在山霧繚繞之際所體驗到的閱讀時光:“讀著讀著外面起了霧,也下起一點點小雨……喜歡這種感覺,待到書店關門的時候才走出……山里帶著霧,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下山,于盤山公路上俯瞰城市夜景……”

  清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人文氣息,與景區(qū)、書店深度融合的圖書館,讓“慢活美學”具象化。

  來鼓嶺度假的福州市民李女士,常會到此處坐一坐。

  “這里平日人不多,比較安靜,是一個非常適合看書、喝茶、發(fā)呆的地方。倚在二層陽臺的‘美人靠’上,靜候時光,坐看云起,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彼寡,平時其工作與生活分不開,很難擁有這樣一段“無所事事”的自在時光。

  “這里遠離塵囂,驅車來此的過程就已經讓人感受到獨屬于山中的寧靜了。在這邊坐一坐,受周邊環(huán)境的感染,自然而然心會靜下來,動作會緩下來,即使不發(fā)呆,也能短暫體驗一下‘慢活族’的生活,這是我所需要的。”她說。

  作為一名“90后”,在新華書店里的閱讀時光是李女士難忘的兒時記憶,“那時候,總感覺時間過得慢,在書店待上一整天就可以看很多書”。

  “邂逅·榕圖”大夢閱讀驛站的“圖書館+書店”模式解決了讀者在書店里看書怕被驅趕的困擾。不止于此,據(jù)大夢書屋副總經理張連旺介紹,大夢書屋每家門店都支持拆閱圖書,“讀者選書、圖書館買單”的“你選我購”活動在榕圖大夢書屋全年舉行。

  不僅僅在鼓嶺大夢書屋,在這座城市的任何一家大夢書屋里,都會時?匆娨蝗赫咕黹喿x的“慢活族”。他們從快生活的場景中抽離,在書店里待上充滿松弛感的一天,讓身心在慢節(jié)奏中得以放松。

  “公共文化空間的意義之一就在于,能讓人靜下心,去聆聽,去沉思,去創(chuàng)造,讓人們從快節(jié)奏的工作環(huán)境中得到短暫的休憩,去重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暖心鏈接。”李女士這樣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