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兩岸青少年同寫好文章共演戲

  中新網福州8月13日電 (記者 閆旭)臺灣嘉義大學學子以靈巧手指操控著木偶,帶來戲偶劇表演《賣藥風波》,將過去藥商靠吆喝、表演雜耍攬客的情形躍然臺上。

  同一個舞臺上,福州民族中學的學生們隨著一聲婉轉空靈的鳳鳴,奉上原創(chuàng)民族融合音樂劇《芬芳》。參演成員來自漢族、畬族、仡佬族、侗族等不同民族。

  13日,作為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jié)集中活動之一,海峽兩岸好文章暨“情系兩岸”青少年非遺交流活動線下活動在福州民族中學啟動,200余名兩岸青年學生及非遺傳承人等共同參與。

  本次活動分為線上征文大賽和線下非遺交流兩部分。征文大賽主題為“最美的風景”,正面向福州市中小學和臺灣地區(qū)征稿。

8月13日,海峽兩岸好文章暨“情系兩岸”青少年非遺交流活動線下活動在福州民族中學啟動!(海青節(jié)組委會 供圖)
8月13日,海峽兩岸好文章暨“情系兩岸”青少年非遺交流活動線下活動在福州民族中學啟動!(海青節(jié)組委會 供圖)

  “人是一種美麗的風景。”臺灣新北市蘆洲小學學生林妍希說,活動中,她與大陸學生結識,結下友誼,在彼此的文章中學到新的詞和句子。她期待兩岸學子在交流采風中互學共鑒,深入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歷史文化街區(qū)等地,感受閩都文化,體驗玉石雕刻、畬山剪紙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技藝。

  緣起“一篇文章”,緣定“一線木偶”。此次活動中,臺灣笑瞇瞇偶劇團、金門傀儡戲劇團的民間藝術家,臺灣嘉義大學的專家學者,福建木偶戲非遺傳承人,與閩臺兩地熱愛戲劇藝術的學子交流木偶劇創(chuàng)作和表演技巧。

  閩臺學子也共排共創(chuàng)一部海峽兩岸融合戲偶劇,將木偶戲、畬歌、畬舞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在海青節(jié)期間首次亮相并進行展演。福州民族中學學生李夢潔對此充滿期待,“接下來幾天我們一起進行戲偶劇排練,增進感情!

  “海峽兩岸好文章”活動2014年啟動,至今已連續(xù)舉辦8屆,吸引兩岸近百萬名學子每年相逢于一場文學的約會。通過此活動,臺灣新北市的楊喬茵和福建福州的張念晴家庭,一直保持聯(lián)系,相約一同陪伴孩子成長。

  臺灣嘉義大學副教授莊淑瓊希望臺灣的同學們跟大陸青年更多地學習。在她看來,海峽青年節(jié)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兩岸青年得以了解彼此!拔矣X得這很重要,多了解才不會有誤會,產生更多情感,未來可以共同學習、一起發(fā)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