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三明尤溪:現代科技為公路養(yǎng)護“添翼”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7日電(鄧林寧 吳文欣 陳立鑫)近日,在三明市尤溪縣省道308線八字橋鄉(xiāng)丁嶺路段(K364+400),一架無人機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迅速騰空而起,不到10秒鐘,便穩(wěn)穩(wěn)地懸停在公路上方,睜開“眼睛”,巡查高陡邊坡異常情況……

  這是當日尤溪縣交通公路部門工程技術人員操縱無人機,對省道308線公路開展養(yǎng)護巡查的一幕。該部門創(chuàng)新巡路方式,不斷探索賦能現代科技在公路養(yǎng)護的高效應用。

  賦能養(yǎng)護管理“全視角”

  尤溪縣地處山區(qū),所轄國省干線、農村公路里程長、高陡邊坡多,日常人工巡查費時費力且難以全部覆蓋。為加強巡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尤溪交通公路部門引入無人機技術、農村公路智慧巡路系統(tǒng)等開展日常養(yǎng)護巡檢,全面排查山區(qū)公路邊坡隱患,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置”。

  過去,八字橋鄉(xiāng)丁嶺路段上,邊坡危石傾斜角度大、有松散石塊掉落,存在安全隱患。如果利用傳統(tǒng)巡視方法,不僅工效低,巡視養(yǎng)護人員人身也不安全。

  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養(yǎng)護人員制定清障排險方案,利用無人機進一步開展全方位仔細排查。2024年7月11日,尤溪縣交通公路部門首次借助無人機力量,在日常巡查中,精準發(fā)現高邊坡危石的情況。于是對該處上坡面危石,進行爆破卸載,成功消除現場安全隱患。

  有了無人機“添翼”,尤溪縣工程技術人員使用無人機查看管轄國省干線,然后在無人機遙控器顯示屏上,可以“全視角”“全方位”地實時查看相關情況,有力地賦能養(yǎng)護管理拓展的立體應用,為做好公路隱患排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如果遇到需要占用半幅路面檢測時,還會影響正常交通運行,而無人機則可以“俯瞰”路面,精準傳回相關數據。

  打開橋梁檢測“新方式”

  無人機不僅能“入高空”,還能“鉆橋洞”。

  在橋梁檢測領域,無人機的應用主要是通過視覺檢測系統(tǒng),即利用具有靜態(tài)懸停、抗風穩(wěn)定性和自動定位導航等特點的無人機搭載高清相機,采集橋梁表面高清圖像,從而對病害進行識別分類的一種智能化檢測。

  傳統(tǒng)的橋梁檢測是使用桁式橋梁檢查作業(yè)車,對轄區(qū)內橋梁結構進行專項安全檢查。如果要完成全縣97座橋梁檢查,便要組織所有工程技術人員,日夜加班加點,至少需要2天時間,才能完成。

  無人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檢測人員無須深入橋下空間進行作業(yè)。利用無人機進行定期橋梁檢測,無需占用半幅車道,就可以確保交通的順利暢通。

  6月8日,福建三明市尤溪縣發(fā)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烈度Ⅳ度。此次地震發(fā)生后,尤溪交通公路部門迅速組織人員,利用無人機對轄區(qū)內97座橋梁逐一進行初步檢查,重點對橋涵、樁基、邊坡和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經過仔細排查,震后所有橋梁情況良好,均能保持通行條件,未發(fā)現重大安全隱患。

  防汛搶險“千里眼”“順風耳”

  4月5日,尤溪連降暴雨。所轄國省干線、農村公路遭受部分毀損,影響了交通安全通行。當時,該縣公路交通部門第一時間,運用無人機巡查隊開展汛后巡查。

  在無人機傳回的畫面中,國道534線坂面鎮(zhèn)坂面村路段出現溜方、落石等險情,導致道路中斷,給群眾出行帶來安全隱患。接到這一緊急情況,尤溪交通公路部門連夜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搶險養(yǎng)護人員,調集應急機械設備、車輛,全力以赴開展清障工作,最終道路恢復安全暢通。

  尤溪縣交通工程技術人員邱義城說:“無人機具有靈活性好、覆蓋范圍廣、圖像清晰、易操作等特點,回傳的圖像信息清晰明了,提高了巡查效率,在及時發(fā)現險情這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保障道路暢通,確保安全出行,F在,尤溪縣交通公路部門正在有序地進行科技賦能公路養(yǎng)護,最大效益地發(fā)揮無人機等現代科技設備的作用,全方位開展道路巡查,常態(tài)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提升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