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福州市婦聯(lián)開展“閱享書香向海圖強”航海節(jié)研學活動

  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7月10日電 今年7月11日是我國第20個航海日。為進一步弘揚迎風搏浪、勇于進取的航海精神,7月7日上午,福州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新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區(qū)共同開展以“閱享書香向海圖強”為主題的航海節(jié)研學活動,20余組親子家庭參加。

  活動伊始,家長與孩子們在家風家訓館林華老師的帶領(lǐng)下,聆聽了繪本故事《鄭和下西洋的秘密》,讓孩子們初步了解“海上絲綢之路”,明白“中國航海日”的紀念意義,并對中國航海文化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陳諾然家長說:“這本書用最簡單的小故事把歷史事件描述出來,揭曉了鄭和七次下西洋成功的秘密,講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崛起,以小見大,很有意義!

  接著,林華老師帶領(lǐng)親子家庭前往位于文儒坊的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現(xiàn)場研學。大家走進百年古厝尤氏故居,無一不為琳瑯滿目的展品感到贊嘆。整個展廳以福船文化、海絲文化元素為切入點,以歷史為脈絡,陳列展示著各種各樣的展品:有最早的救生工具——葫蘆,有各種船只的模型,有船錨、船舵、牽星板、羅盤等船上實物器具,還有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等過去的貨物。同學們紛紛稱奇,贊嘆祖先的技藝之高超。

  聽完老師講解福州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后,劉芷涵同學說:“通過今天的參觀,我了解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商貿(mào)的通道,它還承載著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墻上掛著的古地圖、海洋交通的模型,每一樣都讓我對古代海上的活動充滿了向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里不僅有中國的海上歷史,還記錄著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融合,這種文化的交織,讓我更加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活動中,林華老師還為大家講述了三坊七巷和琉球島之間的關(guān)系,將福州抗倭名將們忠心赤膽、全力制敵的故事娓娓道來。同學們都專心聽講,認真學習。

  張雨萱家長說:“看完展館后,真的覺得很震憾,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福州,那就是海納百川。我們的海絲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實力和五千年燦爛的文明。”

  主辦方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現(xiàn)場研學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航海、海洋知識的興趣,讓廣大兒童了解航海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