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廈門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戰(zhàn)果,并曝光兩起典型案例。
近年來,在互聯(lián)網技術和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受“流量經濟”刺激,網絡謠言的內容廣度、傳播速度、更新頻率、影響范圍以及社會危害性等都在顯著增強。
2024年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年。根據(jù)公安部專項行動部署,廈門警方堅持打防管控一體推進,持續(xù)加大對網絡謠言的全鏈條、全平臺、全領域打擊力度,近三個月來累計依法辦理涉網絡謠言案件25起、行政處罰25人,切實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網友劉某(化名)為博關注,編造發(fā)布不實視頻及信息,被依法行政處罰。劉某(化名)平時為圖消遣,曾拍攝一些電動自行車駕駛員開太快摔倒或不小心撞到路人摔倒的照片存在本人手機上。2024年1月13日,為了吸引點贊和關注,劉某將手機中的這些圖片配上杜撰的文字:“震驚!小哥被汽車以100碼速度撞倒,沒走兩步噴血而死!”,并發(fā)布至抖音平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1月26日,廈門市公安局湖里分局對劉某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網友小陳(化名)為吸引眼球,借助他人AI制作的視頻杜撰傳播不實信息,被依法行政處罰。2024年1月26日,網友小陳(化名)道聽途說同安某地捕獲一條蟒蛇并放生。小陳在網絡上找到一條疑似他人AI生成的大蟒蛇視頻,并重新配文“同安某村今天抓了300斤的蟒蛇,肚子里吃了兩只羊和幾只雞,打了麻醉才抓住”。為博眼球、圖娛樂,小陳還將該不實信息以及AI生成的大蟒蛇視頻轉發(fā)至微信群,致使該不實信息、視頻大量轉發(f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2月2日,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對小陳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警方提醒,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在網絡上隨意轉發(fā)傳播虛假信息,或是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故意偽造信息、蹭熱點、帶節(jié)奏,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廈門警方將持續(xù)加大網上巡查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蓄意制造傳播網絡謠言行為,依法處置相關造謠傳謠的網站、平臺和網絡賬號,請廣大網民嚴格規(guī)范個人網上言行,自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攜手維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記者 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