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鐵路+非遺、鐵路+研學”為福建泉州春運添別樣色彩

  中新網(wǎng)泉州1月26日電 (吳冠標)簪花圍、木偶戲、珠繡......1月26日,正值春運首日,漳州車務段泉州南站人流如織,年味漸濃,而候車室里的非遺集市,令不少旅客眼前一亮,紛紛駐足體驗。

1月26日,正值春運首日,漳州車務段泉州南站人流如織。 陳明 攝
1月26日,正值春運首日,漳州車務段泉州南站人流如織。 陳明 攝

  “這朵紅色的花你喜歡嗎?我覺得很襯你的膚色,快過年了,顯得溫暖又喜慶!痹诜沁z集市里,蟳埔女習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晨正嫻熟地幫旅客簪花圍。短短幾分鐘時間,他就在旅客頭上裝扮出了一個春意盎然、鮮艷芬芳的“花園”。

  在黃晨的眼中,簪花承載著喜氣和福氣,是泉州當?shù)孛袼字胁豢苫蛉钡囊徊糠!奥每皖^戴鮮花乘車返鄉(xiāng),我們蟳埔村的民俗也跟隨著高鐵走出泉州、走向全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在高鐵線上撒下了一粒粒非遺傳承的火種。”

  除了簪花圍,珠繡、彩扎、木雕、梨園戲、木偶戲等泉州非遺攤位同樣人氣爆棚,非遺傳承人面對面與旅客們進行交流、展示、體驗教學,用生動的語言講解每個物件背后的非遺故事,非遺與鐵路碰出了艷麗的火花。

1月26日,在泉州南站的非遺集市里,泉州彩扎非遺傳承人正在向旅客講解非遺技藝!£惷 攝
1月26日,在泉州南站的非遺集市里,泉州彩扎非遺傳承人正在向旅客講解非遺技藝!£惷 攝

  “今年我們與泉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合作,把泉州非遺文化請進了車站,吸引了不少旅客朋友體驗,為熱鬧繁忙的春運增添了一抹亮麗動人的色彩。”泉州南站站長李景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泉州人,看著車站非遺集市里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感慨萬千。

  而在漳州車務段泉州站,一群興高采烈的小朋友在進站口排隊等候,格外引人注目。據(jù)泉州站黨支部書記黃文靜介紹,今年春運前期泉州市各大中小學迎來研學熱潮,為做好研學團隊運輸服務工作,車站提前與校方聯(lián)系,開辟進站綠色通道,劃分專用候車區(qū)域,全方位做好候乘服務。

  “這是我們第五次與泉州站合作,之所以選擇動車作為跨省研學之旅的出行方式,是因為它既安全又快捷,很適合學生!比菔芯埤埻鈬Z學校帶隊教師林老師表示,鐵路研學就像“行走中的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文明旅游的意識,在旅途中一邊學習一邊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據(jù)了解,2024年春運,探親流、學生流、務工流、旅游流疊加,呈現(xiàn)總體高位運行和節(jié)前相對平穩(wěn)、節(jié)后相對集中的特點。春運期間,漳州車務段將根據(jù)客流出行的新特點新變化,優(yōu)化服務舉措,打造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