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廈門:爭分奪秒!災后道路搶通清障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29日電(任西西)28日,臺風“杜蘇芮”在晉江正面登陸。受臺風影響,廈門出現(xiàn)強降雨和大風天氣,島內外道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樹木倒伏、路面積水現(xiàn)象,部分道路交通受阻。為第一時間恢復道路通行、打通搶險救援通道,中午13點左右雨勢稍小,市交通公路部門組織應急搶險隊伍全員出動,迅速投入災后道路搶通清障工作。截止下午15時轄區(qū)所有道路包括32個下穿通道全部恢復通行。

  環(huán)島東路金鐘路口有一處路面積水較深,積水中裹挾著枯枝落葉導致雨水蓖排水速度較慢。見此情形,黨員干部王兆樑和養(yǎng)護工人唐圣杰毫不猶豫脫下鞋子,卷起褲腳,蹚過積水,徒手彎腰先把雨水蓖內的枯枝樹葉清掏出來,再合力打開雨水井。瞬時間,雨水傾斜而下,積水很快消退下去。

  濱北立交橋下,一株高大的鳳凰木倒伏,阻斷了道路。交通公路部門調動了大型機械車輛以及數(shù)十名養(yǎng)護工人同時進行清障作業(yè)。工人們首先用油鋸將高大枝葉鋸掉,然后將其斷枝先行搬運上車,以“先通保暢”的原則,縮短作業(yè)時間。15分鐘左右,倒伏的鳳凰木被成功移除,現(xiàn)場交通秩序得以有效恢復。

  集美灌新路出現(xiàn)多處路樹倒伏和折枝的情況,影響車輛行人通行。在挖掘機的配合作業(yè)下,應急搶險人員迅速用油鋸剪斷樹枝并裝車清運,隨后一一扶正倒伏的行道樹并進行支撐固定,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過往的市民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原來還擔心這么多倒伏樹木影響明天的出行,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啦,為你們的工作點贊!”

  同安同集路燒灰公園至第三醫(yī)院BRT站路段有不少喬木倒伏:有的直接倒在了人行道上,有的被強風刮斷吹到了路面上,其中一株大喬木橫臥在地,占據整個輔道。搶險人員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先用油鋸對枝干進行分解,再使用抓機把整根樹木主干抓起放置一邊,先恢復部分公路交通,隨后整理好所有枝干裝車、清理,第一時間恢復道路交通。

  在海滄灌新路煙廠段,人行道行道樹倒伏了一片,長達300米左右,只剩下一個車道可以正常通行。一名養(yǎng)護工人在前面先用電鋸將倒伏在路上的枝葉鋸斷,接著其他工人合力把斷枝拖到路邊,用抓機把枝葉抓入農用車后斗,最后清理干凈路面的殘枝落葉,對一些還能成活的倒伏喬木用杉木進行扶正加固。

  “招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這就是廈門交通公路部門全體干部職工落實爭優(yōu)爭先爭效行動的真實寫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