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時隔三年再聚首 兩岸青年交流熱絡(luò)


  【解說】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擴大至所有臺灣民眾及大陸配偶往來中轉(zhuǎn)滿月以來,廈金航線日均運送旅客1500余人次。時隔三年不少臺灣青年乘坐“小三通”客運航線,來到大陸與友人再聚首,交流愈加熱絡(luò)。

  【解說】4月25日晚,中國海峽研究院第200期暨首期線下論壇在廈門兩岸青年心家園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時事評論員,自媒體人及高校學者疫情以來首次面對面交流,互學互鑒、暢想未來。

  【同期】廈門臺協(xié)副會長兼青委會主委 范姜鋒

  當人跟人面對面的時候,他情感的表達是最真切的,而且我們自古就是見面三分情,如果透過線上的這種交流,一方面其實很容易不專心,而且很容易分神,而且無法真正去達到意思的表達。那如果我們透過線下的交流,我們可以擁抱,我們可以一起聚餐,我們可以一起做很多的活動。

  【同期】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 王炳忠

  讓臺灣的年輕人感受到說我們要如何到大陸來發(fā)展,怎么融合到大陸這樣一個這么廣大的市場,那有臺灣青年的創(chuàng)業(yè)導(dǎo)師來帶路,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盡自己的力量,尤其自己的專長,那么共同都是朝向同一個目標,就是讓兩岸越加融合發(fā)展。

  【解說】除了學術(shù)觀點的交流外,研習走訪也是兩岸青年互動的主要形式。游覽鼓浪嶼、登上“嘉庚”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欣賞南音雅韻。為期5天的“情牽廈金”廈門大學2023年兩岸青年學子文化研習營,近期在廈門大學圓滿落幕。80多名兩岸學子通過實地參訪、開展課堂等形式,共話成長、共融交流。

  【同期】金門大學學生 林妤芯

  我入學的時候剛好遇到疫情,然后就,原本是有規(guī)劃想要來這里做交流交換的,但是現(xiàn)在大三了,也被(疫情)困了三年,所以這次消息一出來就立刻申請,就趕快找同學說,要不要一起走這樣子。

  【同期】臺灣銘傳大學學生 闕伯晏

  像廈門(大學)的話就知道說,它其實也是一個名聲很好的學校,然后親自來到這邊也覺得真的,就是包含風景建設(shè),然后這邊的人也都很好,很親切這樣子。

  【解說】此次研習營是疫情三年之后廈門大學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的臺灣高校學子來廈交流活動,臺灣學生帶隊老師告訴記者,此次活動學生報名踴躍,迫不及待想要來到大陸交流。

  【同期】金門大學帶隊老師 林黛琿

  交通上來講其實是很便利的,我們透過“小三通”,那我覺得兩岸的學子可能在透過怎么講,就是說書本上面得到的知識,還是不如他們能夠親身到這個土地上面來做一些交流跟觀察,就是說大家彼此之間的一個活動,來得更好更貼切。

  【解說】來自金門大學、銘傳大學的50多名學生,與20多名廈門大學學生共同參加此次研習營,他們朝夕相處,在一周的時間里互相了解,交流知識。

  【現(xiàn)場同期】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

  記者 李思源 福建廈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