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泉州舉辦親子研學公益活動 推動社科普及宣傳深入開展

  中新網福建新聞3月7日電 (吳冠標)日前,泉州市社科普及基地研學行走進南安詩山,親子研學團在社科專家的帶領下,感受少數民族風情、學習華僑精神、革命精神,了解閩南民俗文化。

泉州市社科普及基地研學行走進南安詩山。
泉州市社科普及基地研學行走進南安詩山。

  研學第一站走進泉州師范學院南安校區(qū),泉州師院少數民族預科班的學生身穿各種民族服飾已在等候。他們帶領著研學團的學生和家長們漫步于校園,在新加坡僑領陳水俊的紀念館、歐陽詹讀書紀念亭前,用自己的理解講述華僑愛國愛鄉(xiāng)的故事與精神以及一個讀書人該有的風骨和態(tài)度。

  在泉州師院少數民族工作室里,研學團不僅感受到這些少數民族學生的熱情,也體驗了少數民族的風情。據介紹,泉州師院少數民族工作室于2017年承辦少數民族預科班時設立,旨在把工作室建設成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平臺,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歸屬感,促進少數民族預科工作更上一個臺階,并于2022年被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社科聯命名為泉州市社科普及基地。

少數民族學生為研學團講述華僑陳水俊的傳奇故事。
少數民族學生為研學團講述華僑陳水俊的傳奇故事。

  而后,研學團走進詩山公園,駐足于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聽取社科專家講述紅色革命歷史,追憶革命先烈的動人往事,弘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靜默中寄托哀思,表達對烈士的無限敬意。

  研學團還參觀了位于詩山鎮(zhèn)鵬峰村的閩南民俗畫文化藝術展。通過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作以及社科專家精煉平實的講解中,研學團的家長們被逐漸喚起過去的記憶,和孩子們講述過去的故事,眾人沉浸式領略閩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該展以60幅畫作,從節(jié)慶習俗、人生禮俗、非遺傳承、鄉(xiāng)土風俗四大板塊,藝術再現了閩南古樸醇厚的生活場景,生動描繪搖曳多姿的風土人情,進一步喚醒鄉(xiāng)村記憶,增進文化認同。

  據悉,此次活動由泉州市社科聯、南安市社科聯聯合主辦,泉州師院少數民族工作室、詩山鎮(zhèn)綜合文化站承辦。活動旨在深入開展“深學爭優(yōu)、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活動,充分發(fā)揮社科普及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扎實推進社科普及宣傳工作走深走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