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12月2日電 (邱淑娟)“這樣的英語課堂越來越有意思了!备=ㄊ返谒闹袑W八年級的學生吳思涵深深地被英語老師陳發(fā)珍的課堂吸引。
陳發(fā)珍是一位從事三年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她一般以師講生聽來傳授新知識,以背誦、聽寫來鞏固已學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新知識,孩子們經常產生學習疲倦容易走神。但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系統(tǒng)運用到課堂后,陳老師不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手段。她依托集成化的課堂控制體系,靈活控制學習終端,實現(xiàn)學習資源實時推送,孩子們激情滿滿,頻頻舉手參與學習活動,連平時內向的學生都活躍起來。每位學生在課堂的互動指數(shù)生成數(shù)據(jù),陳老師能更精準直觀地接收課堂學習情況,切實提升課堂效率。
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是2013年教育部啟動的開展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這一項目的升級版,其目的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信息化總體要求,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取得新突破。
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應用能力,打造高效課堂。近日,將樂縣教育局舉辦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與學科融合示范課觀摩活動,全縣中小學近百名老師參加了活動。
“請同學們通過屏幕的古詩接龍視頻,將你們學過的或者有另外建議的內容反饋在屏幕中。”謝麗丹老師在語文示范課上利用2.0提升工程,通過平臺資源整合,互動功能運用,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深入討論,教學現(xiàn)場互動和諧,師生完全融入智慧課堂教學,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從教三十余年的謝麗丹老師說:“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來及時調節(jié)教學過程,不僅加強了我們對學生的了解,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智慧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效果。沒想到,老教師的課堂也煥發(fā)出新魅力!
據(jù)了解,2021年11月至今,將樂縣教育局把“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提升”作為一項牽涉面大、持續(xù)時間長、考核嚴格細致的教師培訓工程,開展線上培訓涉及1720人次,線下培訓舉辦5場次,并按照“以點帶面、分類實施、整校推進、學用融合”的推進策略;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chuàng)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新機制;全心全力打造“減負、提質、增效”的智慧課堂,賦能美好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