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9日電 (彭莉芳 程曉冬)一招一式英姿颯爽,一拳一腳虎虎生威。今年七月的海峽兩岸首屆(福州)傳統(tǒng)武術展演大會現(xiàn)場,臺灣青年賴政緯用一套螳螂拳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螳螂拳源于祖國大陸北方,大約70年前傳到臺灣并落地生根!苯战邮苡浾卟稍L賴政緯說,以武會友,尋找兩岸武術文化同源的共同歷史記憶,是他的愿景也是他的初心。
![賴政緯 賴政緯](http://www.fj.chinanews.com/2022/1129/U970P4DT20221129130505.jpg)
2019年,賴政緯從臺灣來到平潭打拼,一邊在信息公司擔任總監(jiān),開展對臺企招商孵化工作,一邊做起了視頻號創(chuàng)業(yè),用“臺北小正”抖音號介紹起他在大陸的所見所聞,與此同時,他還開了一家正骨店。整日忙碌加快了賴政緯的生活節(jié)奏,但他把工作和愛好區(qū)分得很清楚,賴政緯的興趣是武術,最擅長的是螳螂拳,靠著這套螳螂拳,賴政緯幾乎走遍了平潭的武館,與這里的武館師傅交上了朋友,閑暇時,大家一起交流武術,一起習武練拳。
“學拳是為了長個子,強身健體。”賴政緯的螳螂拳法是從一位從山東移居到臺灣的老師傅林昌湘手中學來的。從16歲開始,在林師傅的教導下,賴政緯的螳螂拳學得有模有樣,上過展臺,也拿過臺灣地區(qū)的冠軍。
在賴政緯回記憶中,林師傅是一位很傳統(tǒng)的武術人,專注于武學的研究與發(fā)揚,遇到他們師兄弟只說三個字“練、練、練”,以這樣的方式督促他們練武。
偶爾觸碰到師傅的內心世界,是師傅談起想要回大陸家鄉(xiāng)去看一看的愿望,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不能成行。
2011年,在平潭打拼多年的賴政緯收到了師傅去世的噩耗,“螳螂拳我學會了沒有,我到底練成了沒有?我得到他的肯定嗎?”賴政緯說,每次練習拳法或與大陸武師切磋時,一招一式中,他總是想起當時師傅教導他的情景。于是在一番聯(lián)系后,賴政緯帶著師傅的遺愿前往山東尋根溯源。
磕頭、拜禮……在山東青島平度李家莊,賴政緯找到了他師承的門派。“當?shù)厝撕軣崆,他們說,我是第一個從臺灣來到李家莊尋根的人!痹诶罴仪f,賴政緯呆了兩個多星期,在交流切磋中,他學到了很多!拔覀兣_灣練螳螂拳的時候動作有點飄的,我們講究的是速度快,講究的是你打不到我,我打得到你,而李家莊的拳很硬,很是剛勁有力,行云流水!睂じ菰春,賴政緯的心總算放下了。
回到平潭,2011年,賴政緯成為了一名“兩岸國學文化義工”,通過“國學進蘇平”平臺,來到了平潭上攀村,用武術豐富起當?shù)亓羰貎和⒆觽兊臉I(yè)余文體生活,強健孩子們的體魄!敖毯⒆觽兙毚蟮,還教一些基本拳法,至少讓孩子們能強身健體!辟囌曊f,希望這個副業(yè)能一直持續(xù)下去。“所謂傳承,我覺得就是要把它從小眾變成大眾,通過這個義工的方式,我覺得很有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