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由中國日報社“Z世代”工作室策劃推出的全球“Z世代”新媒體節(jié)目《少年會客廳》第二季第3期《跨越海峽的不只是思念》首播。該期節(jié)目由中國日報社“領航工程”特別出品。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在中秋佳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少年會客廳》節(jié)目邀請來自祖國大陸與臺灣的Z世代,來到了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泉州,共赴一場暖心的團圓之旅,感受兩岸人民同根同源的牽掛,寄托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懷抱的愿望,共話“兩岸一家親”。本期節(jié)目還有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美國的Z世代參與,表達對促進中國統一大業(yè)和共建世界美好未來的期盼。
在敞開心扉的交流中,大陸青年與臺灣青年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也找到更多共鳴。來自中國不同省份的Z世代用家鄉(xiāng)話熱情聊天,四川話、粵語、南昌話、閩南語、臺灣腔等鄉(xiāng)音雖不同,在面對面、心連心的交流時卻沒有溝通的障礙。他們表示,淺淺的海峽雖在地理上分隔了大陸和臺灣,但是卻無法阻隔千百年來大陸與臺灣血脈相通的情誼,更無法阻擋兩岸同胞對于祖國統一的期盼。
“對故土深深的眷戀已經化成了臺灣的街道名稱,這里的每條路,都是回家的路!鄙虾M鈬Z大學的臺灣籍學生陳思默分享了臺灣街道用大陸城市命名的背后的故事。她認為,海峽兩岸使用著相同的語言,充分說明我們的文化同根同源!巴瑸槿A夏兒女,同為炎黃子孫,一水之隔,隔不開我們緊密相連的心。就像在我們未曾分開的過去,就像在我們美好的未來!
面對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卻罔顧人民意愿,在教育和文化領域大肆“去中國化”的行徑,兩岸Z世代表示,“去中國化”違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大勢,絕不可取,必遭摒棄。
臺灣青年張恩碩遺憾地回憶道,自己小時候的課本還有關于閩臺相連的內容,如今卻因為臺灣當局推行“去中國化”而被刪減。四川青年汪宗楠表示,在一段時期內,臺灣的歷史教科書受多種因素影響,書中內容多處失實,甚至還美化戰(zhàn)爭罪行。
上海青年汪櫟宬認為,教育要以正確的方式講述真實的歷史!爸挥星逦卣J識自己國家的基因和根脈,才能獲得正確的自我認同,認清哪些是有著和我們相同經歷的同胞,并在未來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江西青年鐘雨桐呼吁大家不忘歷史、以史為鑒,而這不僅是兩岸中國人的共識,也是世界上有識之士的呼聲。
美國共產黨員伍淡然(Dylan Austin Walker)表示:“越來越多的美國青年開始理解臺灣問題的真相,站出來抵制、抗議佩洛西竄訪臺灣的行徑,公開表達他們反對美國政府扮演‘世界警察’的行為!彼粲醺嗝绹藢W習研究中國歷史,親身體驗中國,為改善中美關系努力。
一張張笑逐顏開的臉龐、一句句真誠懇切的話語,與會的海峽兩岸Z世代凝成共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國家的深沉呼喚、民族的深切祈愿,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
“我的愿望很簡單,乘高鐵去臺灣。我真的希望去臺灣時可以坐高鐵環(huán)游臺灣,那里的景色一定很美。”上海青年汪櫟宬真誠祈盼。
四川青年汪宗楠則分享了外婆的愿望:“我的外婆出生于1948年。她總和我說,她想親眼看到兩岸統一,這是她和我的血脈中流淌的愿景。我不希望西方勢力利用中國的一部分作為政治工具來對抗中國,所以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外婆的愿望成真。”
香港青年江陽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臺灣年輕人加入交流項目,因為“大陸(內地)港澳臺一家親”。臺灣青年張恩碩希望通過加深彼此理解,讓兩岸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樣來自臺灣的林瀚廷說:“臺灣和大陸的人們可以伸出雙手,相互擁抱,更好地建設我們共同的祖國,這是我唯一的愿望!
在湖南大學就讀的臺灣籍學生鄭雅羚表示,她很喜歡在大陸的生活與體驗。她相信文化可以超越時空和地域!拔覀儽臼峭吹耐,我們要共建中國夢。只有團結一心,祖國才會更強大!
《少年會客廳》是一檔以海內外Z世代為主體和對象的新媒體節(jié)目,旨在搭建一個全球Z世代溝通交流的新平臺。節(jié)目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全球Z世代以訪談、論壇、演講等形式聚焦全球熱點,讓各國青少年發(fā)出時代強音,為推動人類進步事業(yè)貢獻青春力量。自2021年6月首播以來,受到海內外眾多人士的關注、傳播和轉發(fā),目前第一季已完結,第二季正在熱播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