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沉浸式”培訓在“戰(zhàn)位”學習 水域救援集訓錘煉應急“真功夫”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6日電(周曉凱)蟲鳴呦呦,星夜燦爛。武夷山的夏夜延續(xù)著白日的激情,卻又流露出一番詩意,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48名水域救援能手齊聚武夷山下,他們承載著組織的關懷,懷揣著知識的渴望,踐行著使命的號召,開啟了為期十天的水域救援集訓加鋼淬火之旅。

  召開水域救援救援技術培訓動員大會。陳杰攝
召開水域救援救援技術培訓動員大會。陳杰 攝

  為全方位提升參訓學員理論基礎和專業(yè)技能,該支隊堅持立德樹人,為戰(zhàn)育人,圍繞“培養(yǎng)教練員、培養(yǎng)技術骨干、鍛造尖刀團隊”的指導思路,從開訓動員到實際操作,從課程設計到氛圍營造,處處彰顯“為戰(zhàn)、教戰(zhàn)、研戰(zhàn)”的鮮明指向,突出了“練謀略、練指揮、練技能”的重要元素,引導全體參訓人員牢記“端正學習態(tài)度、嚴守紀律規(guī)矩、苦練過硬素質”的要求,真正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理論授課講解。陳昊燊 攝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理論授課講解。陳昊燊 攝

  據(jù)了解,此次集訓依據(jù)《森林消防隊伍教育訓練大綱》、《森林消防隊伍特種救援分隊訓練大綱》、總隊2022年黨委擴大會議精神和《南平支隊綜合救援人才建設及訓練場地建設三年規(guī)劃》相關規(guī)定要求,區(qū)分激流/洪水救援技術 (SWR-1、SWR-2)訓練課程和IRB 充氣式動力救援艇駕駛培訓課程兩個階段,抓緊抓實每一次課堂教學,廣泛開展研討式、演練式、對抗式教學,讓參訓學員心中始終裝著“實戰(zhàn)背景”,想著“作戰(zhàn)要素”,強化“實戰(zhàn)能力”。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對抗式訓練。陳昊燊 攝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對抗式訓練。陳昊燊 攝

  “這次水域救援技術培訓分為2個階段,也區(qū)分學員和助教,每個階段學習的內容不一樣,學員和助教學習的內容也不一樣,目的就是為了確?旆捶株犎媾囵B(yǎng),常規(guī)分隊重點骨干力量培養(yǎng),滿足支隊自主人員培養(yǎng)需求,為下步各層級人才年齡、職級形成梯次,急需緊缺人才配齊配全,一線骨干人才充實穩(wěn)定奠定基礎”,該支隊副支隊長岳承浩介紹到,此次集訓該支隊強化示范示教隊伍的選拔培養(yǎng),在提升專業(yè)技術的基礎上,重點針對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和示范示教能力開展訓練,并組織示范示教隊員在后續(xù)培訓中作為助教開展“試講試教”,進一步積累教學管理經驗,鍛煉提升組訓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和統(tǒng)籌協(xié)調能力。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皮筏艇訓練(陳昊燊攝)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皮筏艇訓練。陳昊燊 攝

  “前方水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1名溺水者,請火速前往救援。”訓練中,支隊堅持突出實戰(zhàn)化原則,注重在練精技能、練強本領、練實效果上下功夫。翻舟自救中,模擬救援小組突遇險情不慎翻舟,救援隊員落水將舟艇翻轉扶正,全面考驗參訓人員能否合理運用救援技巧、排除自身險情的過硬能力。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溺水人員救援。陳昊燊 攝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溺水人員救援。陳昊燊 攝

  此次集訓充分利用武夷山天然水域,堅持“業(yè)務理論學習+岸上分解訓練+水中合成訓練”,循序漸進開展教學訓練。理論學習上,從水域辨別、安全準則、急流救援技術等方面入手,強化學員實際救援能力與風險評估能力;分解訓練上,教練組分別講解示范岸上救援、水中救援、繩索救援、舟艇駕駛等救援技術動作要點,并結合各類裝備的實際使用,同步講解各類裝備維護保養(yǎng)的注意事項;合成訓練上,教練組模擬現(xiàn)實救援場景,利用多種救援技術完成被困人員施救以及指戰(zhàn)員自救,并通過夜間實戰(zhàn)演練,進一步提升學員對風險隱患的敏感性,熟練掌握救援技能。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團隊協(xié)作作業(yè)(陳昊燊攝)
消防救援人員人員正進行團隊協(xié)作作業(yè)。陳昊燊 攝

  據(jù)悉,此次集訓中,該支隊還結合前期參加的6.18松溪抗洪搶險、5.25福安搶險救援等十余起應急救援任務經驗,引導全體參訓學員牢記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竭誠為民,救民于水火”的任務本質,認清隊伍整體能力素質與定位要求的現(xiàn)實差距,努力提升業(yè)務本領、學習專業(yè)技巧、增強安全管控水平,以“酵母”身份帶動隊伍安全執(zhí)行任務。

  水域救援培訓學員合影留念。陳昊燊 攝
水域救援培訓學員合影留念。陳昊燊 攝

  帆已揚高,弓已拉滿;錚錚使命,引領航向。下一步,該支隊將全面總結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加強培訓成果轉化,結合山岳、地震等領域救援實際,聚焦一主兩輔,總結經驗做法,進一步優(yōu)化隊伍救援力量體系的發(fā)展方向、建設理念和運行模式,切實提高隊伍實戰(zhàn)救援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