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隔空商議 “云端法庭”解民憂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25日電(尤宇翔)今年以來,福州市羅源縣人民法院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從線上立案——線上開庭——線上調解,全流程實現(xiàn)不接觸式審理,成功遠程調解了多起糾紛案件,以更高效更便捷的司法服務贏得了當事人的由衷好評。

  吳某系水產養(yǎng)殖戶,潘某為從事冰片飼料的供應商。吳某與潘某常年保持冰片飼料的交易,雙方采用提前供貨,定期結算的模式。經雙方結算,吳某共計結欠潘某貨款 57萬余元,并出具了欠條一張,同時對逾期付款違約金、律師費等均作了書面約定。但還款期限屆滿后,經潘某多次催促,吳某僅償還部分貨款,之后就尚欠貨款償還及違約責任承擔問題,雙方之間始終未達成合意,進而訴至法院。

  承辦法官在收到案件后,當即通過閱卷聯(lián)系上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及代理律師。但鑒于雙方對違約金、律師費等費用存在較大分歧,且鑒于雙方當事人對立情緒比較強,前期調解工作陷入停滯。

  因當事人潘某及其代理律師均在外地等多方原因,在征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后,決定通過線上開庭的方式審理該案。承辦法官結合前期庭前調解及開庭審理過程中獲取的焦點信息,再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法官圍繞雙方系“飼料供、需方且合作十余年”這一特殊身份,撇除“違約責任”這一法律爭議焦點,從“情、理”角度對雙方過去的交易以及未來繼續(xù)合作的可能等進行分析,循序漸進,調解終獲成功。

  雙方在時隔開庭僅一天后,就通過“移動微法院”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從立案到結案,本起買賣合同糾紛全程線上進行,僅用了14天時間,切實為當事人減輕訴累,進一步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高效的“羅源速度”也獲得了案件代理律師的好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