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蔡威:屢破敵膽的紅軍電臺奠基人

  紅旗飄飄,古宅幽幽。在寧德市蕉城區(qū)前林路,熙熙攘攘的市井街巷中,坐落著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閩東古民居——蔡威事跡展陳館。眼下,蔡威事跡展陳館正在進行著翻新修繕,以嶄新的面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沿著入口步入館內,一座銅像映入眼簾。只見他挺拔矗立,目光如炬地望向遠方,銅像底部鐫刻著“無名英雄蔡威”,幾個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蔡威,原名蔡澤鏛,出生于福建寧德城關,一個富庶家庭。為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他毅然放棄了富足殷實的生活,由城市知識分子轉變?yōu)閳詮姷母锩鼞?zhàn)士,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

蔡威事跡展陳館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攝
蔡威事跡展陳館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攝
館內正進行翻新修繕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館內正進行翻新修繕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無名英雄”蔡威銅像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攝
“無名英雄”蔡威銅像 東南網記者 吳文偉 攝

  1931年上半年,蔡威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參加無線電訓練班,并于10月下旬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開創(chuàng)紅四方面軍的無線電通訊和技術偵察工作。由于蔡威偵聽破譯的及時準確,在川陜蘇區(qū)的反三路、六路圍攻時,敵人的每次較大的軍事行動,包括進攻時間、地點、兵力調動部署等電報,無一漏過他和戰(zhàn)友的耳機。即便是面對敵人每次密碼的變換,蔡威都能相應作出有效的對策,與戰(zhàn)友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隱忍前行,屢建奇功,是我軍技偵工作的開創(chuàng)者和卓越領導者之一。

  情報工作異常艱苦,為了得到更多情報,蔡威日日夜夜守候在電臺的旁邊,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部隊每到宿營地,蔡威總是不顧疲憊,架起天線就工作,累了,就用冷水洗洗頭。有時躺下還沒休息就又要出發(fā)。時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徐向前關心他:“多注意休息,別病了!辈掏χf:“戰(zhàn)斗有間隙,而電臺偵聽不能中斷,為了明天,我們要干。 

  惡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以及長期的忘我工作,嚴重損害了蔡威的健康。1936年8月,他患上胃病、腸炎,最后染上重傷寒病。9月,無情的病魔奪去了蔡威年輕的生命,年僅29歲。

  不同于叱咤戰(zhàn)場的軍事指揮員,身為“聽風者”的蔡威,頗具神秘色彩。由于技偵工作的特殊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蔡威生前的經歷都鮮為人知。他的烈士身份是在犧牲50年后才得到確認,被徐向前元帥譽為“無名英雄”。1998年,蔡威忠骸終歸故里,此時距他犧牲已過去62個春秋。

  戰(zhàn)爭的硝煙雖已散去,但先烈的精神卻如同橫亙時空的坐標,歷久彌新。如今,這座于2008年7月1日正式開館的展陳館,時常人流如織,一支支前來瞻仰學習的隊伍,把小小的展陳館擠得滿滿當當。據蔡威事跡展陳館館長黃冰琪介紹,僅今年春節(jié)至五一,短短數月便已接待了120多批次的學習隊伍,平時自發(fā)前來瞻仰的市民也是絡繹不絕。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發(fā)展是最深的告慰。令人感動的除了先輩的英雄事跡,還有后輩們30多年來為講好蔡威故事的付出與堅守。自上世紀80年代初,尋找蔡威烈士的線索被確認后,蕉城區(qū)委、區(qū)政府不斷挖掘蔡威事跡、整合蔡威資源,前后花了25年時間,終于在2006年成功出版了《無名英雄蔡威》一書,于2008年正式成立寧德蔡威研究會。

  先烈的英名,永遠鐫刻在人們心坎上;英雄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心田中。他將自己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紅軍時期的無線電通訊事業(yè)。英雄雖逝忠魂在,光輝業(yè)績勵后人!俺缟行叛觥⒒觇T利劍、智掌風云、甘居無名”,這是蔡威傳遞給世人的精神。如今的寧川大地,澎湃著崛起的激情;山海蕉城,跳躍著進取的音符。

  庚續(xù)紅色血脈,弘揚革命精神,用高質量發(fā)展?jié)M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寧德時代、上汽寧德基地、中銅東南銅業(yè)……一張張亮麗的產業(yè)名片驚艷四方;蕉城區(qū)第一季度GDP完成188.97億元,同比增長39.7%,位居全市首位,GDP增幅連續(xù)兩年領跑全省,成為寧德發(fā)展“排頭兵”……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見證使命擔當。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砥礪前行的蕉城人民深知:蕉城的今天是一代代人腳踏實地干出來的,蕉城的明天令人期待!(記者 邱麗娟 吳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