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正文

送別王仁杰:心底也作知己酬 一起來唱“王的詞”

  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5月30日電(記者 林春茵)“蚓者已歸土里眠,千秋一案留君說。”這是中國知名古典劇作家王仁杰戲本《陳仲子》里的唱詞。在福建省梨園戲?qū)嶒瀯F團長曾靜萍眼中,王仁杰正是象征“貞廉”的蚯蚓。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9日,是王仁杰辭世一周年紀念日,他工作了大半輩子的梨園戲古典劇場,將上演《陳仲子》作為紀念。28日晚間,則由整個梨園戲劇團全員上場,吟誦念唱《王的詞》,重現(xiàn)“王先”(閩南語,意為“王先生”)的經(jīng)典華章。

  “角枕淚痕濕,五更鐘鼓獨自傷。一語何曾到冥鄉(xiāng),只落得薄淚萋萋芳草。”這是王仁杰最經(jīng)典的劇目《董生與李氏》,一出“巫山云散”,曾靜萍唱來愁腸百結(jié),幾欲哽噎。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在大陸,有八百年歷史的梨園戲僅存泉州這個劇團,號稱“一人一團撐起一個劇種”。

  王仁杰憂心忡忡,他主張“返本開新”,回到戲曲源頭尋找生命力,又注入時代革新的思想,吸引當代年輕觀眾。他曾坦承:“大家都在革新,而我是叛逆,就是要追求傳統(tǒng),追求戲曲最本體的東西!

  在曾靜萍看來,王仁杰淡化戲劇沖突、研磨人物內(nèi)心,是為“返本”;賦予女性獨立人格,塑造古典主義的知識分子形象,“講人,講義,講愛”,是為“開新”,這令梨園戲歷久彌新,“老樹著花無丑枝”。

  劇團曾從中國香港、新加坡請回梨園老人傳授古本。一出《呂蒙正》里的折子戲《煮粥》,搶救性地讓每個年輕旦角都把戲中如何淘米、生火學下來。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當曾靜萍不拘于傳統(tǒng)戲曲最講究的程式,自由開創(chuàng)性演繹角色,王仁杰亦給予“最大支持和信任”。前幾年復排《御碑亭》,王仁杰鼓勵她不必向別的劇種“借導演”,自己上陣導演。

  曾靜萍沒底,說:“我是梨園戲的叛逆者!

  王仁杰說:“你最懂梨園。”

  數(shù)十年持續(xù)努力,如今,梨園戲煥發(fā)新彩。有法國、韓國、日本翻譯演出梨園戲的創(chuàng)新劇目。劇團曾獲法國演出商青睞,受邀世界巡演。

  在臺灣和東南亞地區(qū)等梨園戲流行地區(qū),曾靜萍以《節(jié)婦吟》《董生與李氏》里的精湛表演,被奉為“梨園天后”。她在臺上顧盼自得、流蕩心緒,完全演活了王仁杰筆下大時代下的小女子,亦憑此兩度摘取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然而,在當夜的演出中,天后的光芒隱斂,一張張年輕面孔均成A角。他們含著眼淚,卻并不放大張揚,一一演繹《節(jié)婦吟》的幽沉,《蔡文姬》的心慟,《朱弁》《雪花公主》的蒼勁,《陳仲子》的深沉……

  入行30余年的張純吉尤記得,他曾被王仁杰怒斥兩次。一回是有親戚朋友來看,他用力過猛,被批評“太張揚外放”;一回是他負責接待專家,卻回答不出王仁杰最關注的“專家對幾處改編怎么看”,“被批心思不在戲上”。

  “再也不敢!睆埣兗f,“即使喉頭哽住,也不能太外放。”

  在上海戲迷海清哥看來,這群演員最得真?zhèn)鞯脑谟凇罢J真”。他了解到,為了不讓空調(diào)噪音破壞氣場,當晚的空調(diào)開關了8次:每當鼓樂大作,空調(diào)打開;獨唱開始,空調(diào)關停。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5月28日晚間,紀念劇作家王仁杰《王的詞》演出在泉州舉行。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供圖

  追劇十年,海清哥曾見梨園戲劇團在上海演出時,連夜將一個沒有坡度的劇場改建成“后排也可以看到演員鞋子”;在南京演出,劇場隔壁是個電影院,他們把整場電影包場了下來,“你別放就是”。

  “這是王先所說的‘一粒米位’(閩南語,指任何米粒大的細節(jié),都需嚴謹?shù)轿?精神!毖輪T林小偉說。

  劇院內(nèi),王仁杰常坐的3排28號位,再無斯人身影。開場伊始,鼓樂未動,曾靜萍為這個位置換上嶄新椅套。

  燈光驟滅,只余滿室燭光躍動。一眾梨園弟子們齊聲誦起:“薪火當傳承,有勞汝一身。開新賴創(chuàng)意,返本求純真!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曾靜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