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建新聞3月1日電 “值班員,有旅客把手機掉入1站臺股道,可以明確位置”。春運第17天,當1站臺最后一趟列車駛離寧德站,剛走進客運值班室的吳俊就聽到對講機傳來匯報聲,“收到,我現(xiàn)在拿站臺拾物器過來,你帶旅客在安全位置等候”。話音剛落,他的身影又在整個車站忙碌起來。
今年39歲的吳俊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車務段寧德站的客運值班員,2017年因為工作需要從行車崗位轉(zhuǎn)為客運崗位,從事客運工作不久的他短短兩年就成為了客運值班員,工作能力毋庸置疑。他見過3個春運的車水馬龍,更見過2020年春運的冷清。相比之下,2021年的春運比以往都不一樣,就地過年的氛圍讓寧德市的人文風貌更喜慶,衢寧鐵路的開通成為山水與城市溝通的橋梁。寧德站的綠皮車讓山水相隔的親人們團聚更方便了。變化的是客流,提升的是防控標準,不變的是車站一如既往的溫情服務。這個春運更“穩(wěn)”了!吳俊就用他的職業(yè)擔當為這個“穩(wěn)”的春運保駕護航。
春運第十七天,吳俊照常早起,作為客運值班員,他要對當天的客流情況進行預判,對旅客進站流程進行安排,尤其是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省內(nèi)客流集中在某幾趟短高峰列車,更要組織好旅客運輸。
李阿嬤是松溪縣人,今年63歲。兒子因為工作在福州安了家,小孫子今年5歲了。因為自己年紀大了乘坐汽車會暈車,往常想和小孫子一起過年都是等兒子回家或者開車接自己去福州。但是今年大不一樣了,自己什么時候想見疼愛的小孫子只要乘坐寧德站的綠皮車就可以到達福州,而且也不用怕耽誤小兒子工作。
春節(jié)前的31號,李阿嬤來寧德市看望自己的姐姐,因為帶的行李太多沒有趕上車,從來沒碰到這種情況的她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如何是好。正當她一籌莫展的時候天籟一般的聲音傳來,“你好,請問您是遇到什么難題了嗎?“”我的火車跑了!“阿嬤一把抓住吳俊的手臂求助道。了解情況后,吳俊幫李阿嬤改簽了車票,并將她送至開往松溪的T8006次列車上。到達車廂門口的時候,李阿嬤還一個勁的想給吳俊遞蘋果感謝他的幫助。
車站就是旅途的結(jié)點,類似這樣的小故事每天都會在結(jié)點上演。列車并列穿行,旅客或駐逐、或停留,終究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而鐵路人就是結(jié)點的護航人。“我們的工作就是為旅客服務,相遇就是一種緣分,我們開心上班,旅客平安回家,就這么簡單!“吳俊對自己的職業(yè)這樣評價道。(完)